金秋十月,落戶于鄱陽縣工業園區的江西佳華電冰箱公司尚在設備調試階段,就從廣交會上獲得了一筆30萬臺冰箱的訂單及200萬美元訂金;投資3000萬元、具備水產養殖、加工、飼料生產等完整漁業產業鏈的鄱陽湖壹號漁業集團正式成立……工業園區呈現一派繁忙喜人的景象。今年1至10月,園區工業總產值31.3億元,同比增長93.3%,園區平均每月都有兩家企業投產。昔日典型的濱湖農業大縣,如今現代新型工業正揚優成勢,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。
近年來,該縣按照“保護生態與發展經濟相互促進、相互統一”的思路,緊緊圍繞資源優勢發展現代新型工業,基本形成了“綠色能源、制衣制鞋、五金機械、食品加工”等4大產業集群,成為承接東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“熱地”。去年,全縣首次二產超過一產。
以綠色發展理念推進工業發展。該縣以生態引資,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產業,加快風能、生物質能、太陽能等綠色能源開發,打造綠色能源生產基地。目前,入駐園區的綠色能源企業總投資突破了40億元,占園區總投資量的30%以上。投資2.5億元的鄱陽凱迪生物質能公司,是我省最早一家利用稻殼、秸稈等綠色能源作為燃料發電的企業,目前已進行最后調試階段,年底即可投產并網發電。由江西格林艾文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興建的風電設備制造產業園正在緊張籌建中。該產業園首期用地500畝,主要生產風力發電設備及配套產品,建成后年銷售收入可達84億元。
該縣還注重以資源引資,形成產業集群。圍繞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,引進了臺灣寶成鞋業公司,總用工量可達2.5萬人;沿海地區的20多家服裝企業也紛紛看好該縣的勞動力資源,搶灘鄱陽工業園。此外,該縣年糧食產量占全省1/20的資源優勢,已吸引了10多家加工企業在糧食產業園聚集;優質的水土資源,使該縣農產品出口到歐美國家的價格較全國同類產品普遍高出15%左右。
為了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,該縣在設立招商門檻,提高招商水平,提升產業層次的基礎上,投資2000多萬元,在園區興建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集中電控污水處理中心,從而吸引了40多家五金加工企業在園區聚集。近兩年來,該縣先后拒絕了47家高耗能、高污染企業,淘汰了9家污染企業和6條落后生產線,園區工業廢水處置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%。目前,園區已引進企業147家,合同引資88.77億元,已建成投產企業63家。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4個,5000萬元以上項目27個。1至9月,園區用電量6268萬千瓦時,同比增長1943%。